欢迎进入同心县委组织部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先进典型 > 正文
直面“非典”疫情 勇挑党员重担
2018-10-08 21:21:00    来源:同心党建网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18-10-08 21:21:00

  ——记全区防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白耀文同志

  白耀文,男,回族,宁夏同心县马高庄乡人,出生于1975年12月,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下马关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韦州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韦州镇党委委员、政府副镇长;韦州镇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下马关镇党委委员、平远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同心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田老庄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 2003年6月因在全区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自治区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作为一名乡镇党员干部,白耀文在多年的农村工作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坚定的党性修养,对于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的极端重要性,他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到组织上入党,更要做到思想上入党,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思想改造。根据工作需要,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使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能够与时俱进,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出生农村的他,有着不同别人的浓浓的乡土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他的内心坚如磐石,把为老百姓做好事、解难事始终作为自己工作的奋斗目标,一件件的抓部署、抓落实。下马关镇是全县的移民搬迁大镇,工作中遇到的矛盾纠纷之复杂可想而知,即便是这样,在全镇组织闲散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劳务输出工作中、组织移民搬迁户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发生洪涝灾害后开展的民政救灾工作中、封育禁牧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任劳任怨地默默付出,不计个人得失和回报,只是尽己所能地把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最难办的事办好、办实。

  2003年,当“非典”这个瘟神从天而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巨大威胁时,出于对白耀文同志能力和担当精神的肯定和信任,下马关镇党委和政府决定把防治“非典”工作的重任压在他身上。他是那种干一行、学一行、爱一行、十分较真的人。为了做好防治“非典”工作,打赢抗击SARS保卫战,他系统学习了医疗卫生、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在开展工作中经常请教卫生院张健同志关于防疫与医疗方面的知识,向各村村医问询学习防疫知识,还向其他兄弟乡镇的工作人员取经,虚心学习人家的好经验、好做法,他常说:“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非典’就是一个恶魔,我们这是在和恶魔打交道,我们要用过硬的本领藐视它,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战胜它。”“危机关头正是考验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的时候,是考验党性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守岗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负责,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防范工作万无一失。”

  国内阶段性“非典”疫情发生后,下马关镇党委立即着手筹建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白耀文同志临危受命,负责全镇的“非典”防治工作。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来不得半点迟缓,他把握轻重缓急,分清主次矛盾,着手筹备疫情预防准备工作,带领工作人员组建疫情检查点,购买消毒液和防护用品等,积极投入预防工作。他说:“防治非典工作关系到广大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这项工作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下马关镇是全县人口比较多的乡镇,是旱作区农业大镇,也是全县劳务输出工作搞得最好的乡镇。在这个以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的乡镇,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尤其是“非典”在全国蔓延期间,在北京、天津、内蒙等地务工的群众纷纷返回,加之下马关镇又是交通枢纽中心,路经韦州、红寺堡、太阳山、预旺等地,过往人流量大,防治“非典”工作迅速成为重中之重。他积极配合县医疗卫生部门,对全镇的防治“非典”工作进行全面排查。在下马关惠平路段设立检查站,其中王古窑和红城水岔路口各设一个,每天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毒,给乘坐人员测体温,每一项任务都要仔细认真的检查。开展工作不到两天,从吴忠到下马关的客车上就发现了两位高烧病人,他迅速组织人员将病人送往韦州医院。每次都是他毫不畏惧地冲在最前面,确诊没事后,才放下一颗高悬的心,把人送回家。他们的装备极其简单,只有口罩、体温计和消毒液,这增加了他们自身被传染的极大风险。当时返乡的务工人员看到这些非常吃惊地说:“我们一路回来,遇到的检查站,只要知道是重灾区来的都躲得远远的,即便是检查,也是隔空喊话,而你们却亲自动手检查,你们难道不怕死吗?”在发出质疑的同时,这些人也对白耀文他们这种舍身忘我的精神表现出深深的钦佩和敬意。

  取得抗击非典战役的胜利,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更是一个极其需要专业医用人才支持的过程。白耀文深刻的认识到要取得抗击非典型肺炎战役的胜利,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能吃苦,还要有专业的医学知识;这支队伍不仅要技术过得硬,更要思想过得硬。为此,他积极联系县医院、疾控中心和下马关卫生院、韦州医院的医护人员,进一步扩大工作队伍,从各相关部门抽调政治立场坚定、大局意识强、作风上过硬的同志,组建了由下马关镇、村两级干部,县医院、疾控中心的医护人员为成员的下马关镇抗击“非典”工作队,专门负责全镇的防治“非典”工作。工作组成立不久,就接到了十分艰巨的任务,上级党委要求对全镇每一位外出打工的返乡人员都要进行全面排查。他积极动员工作队成员,鼓励大家要胆大心细、敢于担当。他将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个成员的肩上。近40多天的努力,他们先后排查核实了300多名务工人员,并对每一个返乡和过往人员都进行了登记,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细节性问题,他都积极向镇党委汇报,件件慎重处理,抓好落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白耀文同志表现出了敢于担当、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对重灾区天津、北京返回的务工人员全部要做到核实信息,测量体温,并通知本人要进行隔离。这样的工作,每天都要重复好几次,部分返乡人员情绪十分激动,强烈表示不满,不愿意配合检查。下马关镇下垣村吴姓两兄弟在进行检查时极不情愿,很不乐意配合,在进行第一次检查后,没过两天就逃出了检查站,躲着不见工作人员。白耀文苦口婆心地给他们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做工作,耐心细致地告诉他们问题的严重性,最后在附近亲戚家找到了他们,给他们测量了体温后劝其回家,并采取了隔离措施,进行隔离后他才放心。

  2003年4月中旬,他突然接到县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电话,下马关镇靳儿庄村两名人员突发高烧,已被送到韦州医院,他当即随同副镇长杨旭东、派出所所长杨建新一同前往韦州医院进行核实情况。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后,最终确定两名人员为重感冒,不是“非典”感染者,他才长松了一口气。离开前,他不放心,又询问医生两个人的病情和状况,没有异常,他才返回镇上,这个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赶到韦州医院,通过医生鉴定及两人的身体状况,待病人高烧退了之后,才送他们回家。

  出生农村的白耀文,心系乡邻、踏实肯干,始终以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在全镇上下树立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树立了一面在特殊时期普通党员敢于担当的鲜明旗帜。在全面谋划全镇防治“非典”工作的同时,他也给自己分配了具体任务,承担所有返乡人员的信息登记工作,同时对接医院,负责对隔离人员身体检查,测量体温,检查结束后有疫情的病人及时送往县医院,对没有检查出问题或身体健康的人员,待身体状况正常后,通知家属或送病人回家等工作。

  善于谋划工作是他的一大优势,针对“非典”疫情的防治工作,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谋划开展工作。下马关镇务工人员多,返回人员也多,为了统筹开展工作,他提出了分组展开,分头准备的策略,将近十多人的工作组又细化为三个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使镇“非典”排查工作全覆盖。在“非典”疫情发病高峰期,他建议镇党委把原药材站作为临时隔离点,把从天津、北京等重灾区回来的务工人员全部进行隔离,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在他的精心谋划下,检查站、车辆调配、人员流动、消毒、车站接人、进村排查等各项工作全部井然有序、责任到人、有序推进。下马关镇是全县的移民搬迁大镇,劳务输出任务占全县近四分之一,尤其是外出到天津、北京、内蒙等省市县务工的人员比较多,仅天津当年做茶生意的就有70人之多,这些人全部是下马关镇靳儿庄村、陈儿庄村、上垣村的群众,抗击“非典”高峰期间,每天回到下马关镇的群众有近20人。白耀文同志都要对这些人逐一接站、登记、排查并测量体温,前后持续50多天,每一天都是从早忙到晚。除此之外,对返乡人员还要进行分类,对重灾区和一般区域回乡人员要区别对待,重灾区的回乡人员必须进行5天左右的隔离观察,这是最费时也最困难的工作。对那些乘私家车偷偷回家的打工人员家里,挨个进行核实排查,确保万无一失。有些回乡的务工人员不配合或拒绝提供自己打工的地点、拒不接受检查、测量体温,他就紧紧抓住村“两委”班子这个牛鼻子,充分利用村干部熟人熟地的优势,让他们帮助开展工作。这些举措最终彻底解决了务工人员不配合或拒绝接受检查及不提供打工地点的问题。

  白耀文同志讲政治、懂规矩、重品行。在开展“非典”疫情防治工作中,他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牢记使命宗旨,认真谨慎的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团结同事、关心下属,不计个人得失、善于倾听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较好的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他为人清廉,从不接受任何宴请或礼品。在防治“非典”工作中,他没有因群众不配合工作而为难群众,没有因为购买必需品乱花一分钱,没有因为其他工作而影响全镇的“非典”防治工作顺利开展。近两个月的“非典”防治工作,他周末没有休息,也没有请过一天假,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即便是孩子病重在同心住院,妻子埋怨、抱怨他都没有脱离岗位,而是克服各种困难,始终站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长期工作在基层的白耀文,尊重群众、爱护群众、善待群众,也因此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与爱戴。他以百姓之心为心,始终把群众的疾苦和需求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乡镇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在抗击“非典”疫情的过程中,他勇挑党员重担,充分发挥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彰显了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和使命担当,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奋进地工作树立了标杆。

【编辑】:
【来源】:同心党建网